防止非法中介陷阱 保护消费金融安全
近年来,防止非法“代理退保”、中介“代理维权”、陷阱消费“债务减免”等非法中介活动频发,保护严重侵犯了消费者的金融合法权益,扰乱了金融市场秩序。安全这些非法中介机构以“专业权利保护”、防止非法“全额退保”、中介“无条件债务减免”等噱头吸引消费者,陷阱消费但实际上背后隐藏着沉重的保护陷阱。中国民生银行信用卡中心(以下简称“民生信用卡中心”)提醒消费者提高警惕,金融防止非法中介陷阱。安全 一、防止非法“代理退保”——穿着维权外衣的中介敛财陷阱。 非法中介机构最常见的陷阱消费做法之一就是“代理退保”。犯罪分子诱使消费者以“全额退保”、“代理退保手续费”的名义委托其办理保险退保,主要手段包括: 1. 虚假承诺。犯罪分子谎称可以“全额退保”或“拿回更多钱”,诱使消费者支付高额手续费。 2. 伪造材料。犯罪分子通过伪造证据、恶意投诉等方式损害消费者的信用记录。 3. 收取高额费用。成功代理退保后,犯罪分子收取的服务费远高于市场标准。 二、“代理维权”——以维权的名义进行诈骗。 “代理权保护”是非法中介机构的另一种惯例。他们以“帮助消费者保护自己的权利”和“解决债务问题”的名义“保护自己的权利”。事实上,他们通过以下手段谋取不正当利益: 1. 煽动情绪。犯罪分子利用消费者对金融机构的不满,夸大问题的严重性,煽动消费者采取过度行为。 2. 收取高额的服务费。在所谓的“权利保护”过程中,犯罪分子收取的费用远远超出了合理的范围。 三、“债务减免”——虚假承诺背后的法律风险。 非法中介机构以“减免债务”、“无条件解除债务”等承诺吸引消费者,实际上通过以下方式侵犯消费者权益: 1. 前期费用高。犯罪分子要求消费者支付大量的“服务费”和“咨询费”,但实际上并没有提供任何实质性的服务。 2. 伪造协议。犯罪分子通过伪造债务减免协议来欺骗消费者的信任。 3. 转移资金。犯罪分子诱使消费者将资金转入其账户,然后拉黑消费者,卷钱逃跑。 上述行为不仅不能真正解决问题,而且可能使消费者面临法律风险,陷入更大的困境。在此,民生信用卡中心温馨提醒您: 1. 增强风险意识。消费者要警惕“全额退保”、“无条件减免债务”等承诺,不要相信陌生的电话和网络信息。 2. 通过正规渠道解决问题。遇到问题应通过金融机构或监管机构的正式渠道反映和解决,不得委托身份不明的中介机构。 3. 保护个人信息。不易向他人披露身份证号码、银行账户等重要信息,防止信息泄露。 4. 学习金融知识。通过正规渠道学习金融知识,提高识别非法中介的能力。
- 最近发表
- 随机阅读
-
- 泰康人寿安徽分公司提醒您,签订保险合同背后的风险
- 杨宝忠:“万全打棍”魅力十足
- 石狮:商业街区蝴蝶变 再现“市场十洲人”的盛景
- 2024年泉州经济年会明天举行
- 2025年科技创新跨年,比亚迪出现在央视,央视院士齐聚一堂“科晚”
- 从亏损到盈利:前仓 传统超市“吃”?
- 产教融合培育文化旅游新军 泉州高校共建宋元文化创新基地
- 河北张家口:全民乐跑 欢乐开跑
- 【网络中国节·元宵节】千灯共舞迎元宵节 泉州元宵灯在蛇年出现
- 泉州市领导对清明节前森林防火进行了调查检查
- 张家口堡14个重点文物院落得到保护和修复
- 2024年全国216家商场销售额来了:地头蛇实力碾压,接地气mall涨幅惊人!
- 工行合肥大兴集支行的优质服务得到了客户的致谢
- 泉州安溪开展“一杯茶一小时”上门志愿服务
- 张家口堡14个重点文物院落得到保护和修复
- 清明假期游客接待量为42% 泉州文化旅游市场“春意盎然”
- 央视“国潮臻品馆”盛启,合肥百大集团亮相,共同参加百大年货节,彰显品牌魅力
- 崇礼新雪季接待游客数量创新驱动、服务升级、文化体育旅游融合创新高
- 泉州出台扶粮惠农政策 加大力度支持工厂化集中育苗力度
- 第二十六届鞋博会于4月19日开幕
- 搜索
-
- 友情链接
-